【國際母乳哺育周2023】中大調查揭哺乳婦女碘攝入量不足|推薦5類高碘質食物

哺乳婦女

今年8月1日至7日是「國際母乳哺育周2023」,旨在呼籲社會各界攜手支持和推廣母乳餵哺。相信一眾母乳媽媽為了讓BB吃到最好的母乳,都十分注重自己的飲食營養,包括多攝取蛋白質、鈣質、葉酸等,但卻可能遺忘了同樣對嬰兒發育成長很重要的碘質。曾有本地調查發現,本港的哺乳婦女碘質攝取量不足,而持續攝入低水平的碘會導致碘質缺乏,可影響大腦發育。以下推薦5類高碘質食物,建議經由日常飲食攝取。

哺乳婦女碘攝入量不足

衞生署曾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在2019年2月至12月期間進行碘質水平調查,評估香港學齡兒童、懷孕及哺乳的婦女的碘攝入量狀況,並於2021年發表《碘質水平調查報告書》。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482名哺乳婦女之中,碘狀況均屬「不足」:

– 僅5%哺乳婦女(24人)表示哺乳期有定期食用加碘食鹽;

– 逾半哺乳婦女(53.9%,260人)表示哺乳期曾食用指定碘質豐富的食物, 包括經烹煮的海帶/海藻,如海帶湯,紫菜沙拉,烹煮過的紫菜;

– 逾4成哺乳婦女(43.4%,209 人)稱哺乳期有服用含碘的營養補充劑,其中不足3成(28.4%,137 人)服用含碘的營養補充劑達日均碘攝入量至少150微克;

– 有16.6%哺乳婦女服用不含碘的營養補充劑,另有4成哺乳婦女完全不服用補充劑。

逾半不知哺乳期間需補充碘質

報告又指,對於有受訪哺乳婦女稱哺乳期間從不服用含碘補充劑,她們稱主因是「不知道哺乳期間需要補充碘質」。在受訪的482名哺乳婦女之中,有479名哺乳婦女提供了有效尿液樣本,尿碘濃度中位數是65微克/升,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基於尿碘濃度中位數評估碘營養的流行病學標準,屬碘攝入量「不足」 (即<100 微克/升)。然而,該些表示有服用含碘補充劑、且達日均碘攝入量至少150微克的哺乳婦女,她們的尿碘濃度中位數僅84微克/升,同屬世衞分類所指的碘攝入量「不足」。

碘攝取量與大腦發育關係密切

碘質是人體內產生甲狀腺激素所需要的重要微量元素,從而能夠支持人體的生長發育。持續攝入低水平的碘會導致碘質缺乏,甲狀腺將會缺乏碘質以合成足夠的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素有助神經系統生長,若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下,可造成大腦發育受損和產生其他有害影響,故此攝入足夠的碘對孕婦、授乳母親、嬰兒和幼童尤其重要。

世衞建議,青少年和成人每天應攝入150微克的碘,懷孕及哺乳婦女每天應攝入250微克的碘,或可按個人身體情況徵詢醫護人員意見。據食物安全中心網站資料顯示,下列食物含豐富的碘質(微克/公斤):

富含碘質食物每公斤所含碘質微克
1. 乾海帶及紫菜8,900 – 2,600,000
2. 藻類零食及壽司用紫菜6,400 – 38,000
3. 介貝類水產32 – 2,100
4. 海魚32 – 2,100
5. 奶類製品40 – 1,400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nutrilion.hk  | nutrilion.ec

FB: nutrili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