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會自然好嗎?5分鐘了解原因症狀及測試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是都市人常見的脊椎疾病,無論是打工仔還是家庭主婦都有機會患有椎間盤突出的問題。椎間盤突出主要是由不正確的坐姿或站姿引起,常見症狀包括腳麻、腰痛或坐骨神經痛等,到底這種慢性病是否無法根治?腰椎間盤突出會自然好嗎?要如何測試自己是否有椎間盤突出問題?Nutrilion小編今天將為大家詳細拆解腰椎間盤突出原因、症狀、治療和預防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椎間盤?為什麼它會突出?

椎間盤是位於脊椎骨骼之間的軟墊狀組織,由纖維軟骨和軟核心組成。它們的作用是減緩脊椎骨骼之間的壓力,保護脊椎骨骼和神經組織。椎間盤在人體中擔當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保護脊椎骨骼和神經組織免受傷害。​​整條脊椎由一系列的骨塊組成,每個脊椎骨之間都有一個椎間盤。除了保護脊椎之外,椎間盤的另一個關鍵作用是協助脊椎進行部分運動,同時保持脊椎的穩定性和減震作用。當椎間盤受到不正常的外力擠壓時,便有機會導致外殼破裂,形成突出物,這情況便稱為椎間盤突出。

大多數椎間盤突出的病例都是由身體退化引起的,隨着年齡的增長,椎間盤中的水分和骨膠原也會逐漸消失,降低了彈性並增加了磨擦的機會,便更容易讓椎間盤外殼破損而突出。一般而言,椎間盤通常在24~26歲之後便會開始退化,因此千萬不要以為年輕人便不用擔心身體退化,保護好椎間盤應要由年輕做起!

5大椎間盤突出原因:除了姿勢不良還有什麼?

椎間盤突出|頸痛

除了關節老化之外,有不少原因都會導致椎間盤突出,當中包括肥胖丶吸煙習慣丶長期維持不良姿勢丶遺傳,以及經常做重覆動作等。

肥胖

肥胖是椎間盤突出的一個風險因素,過重的體重會增加脊椎的負擔,進而使椎間盤承受更大的壓力。癡肥人士也較容易罹患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壓等,這些病症也可能影響椎間盤的健康。

吸煙

煙草中的化學物質會影響血液循環,進而影響椎間盤營養的供應;此外,吸煙也會影響椎間盤的水分含量和彈性,增加椎間盤破裂的風險。

長期維持不良的姿勢

如長時間彎腰或坐著工作,會增加脊椎的負擔,容易引起椎間盤的損傷。此外,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習慣彎腰駝背丶頸椎前傾的「低頭族」也會對脊椎造成負擔,增加椎間盤破裂的風險。

遺傳

某些基因可能導致椎間盤組織的缺陷,增加患上椎間盤突出的風險。遺傳因素無法避免,但可以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患病風險。

經常做重覆動作

一些運動員或經常搬運重物的工人經常都要做重覆動作,使脊椎和椎間盤長時間承受重壓,十分容易引發椎間盤的損傷;而運動員在每日望行高強度訓練時也很容易導致關節勞損,因此到一定的年齡便會退役。

椎間盤突出症狀逐個數

椎間盤突出的症狀可大可小,並會因患者的情況而異,但最常見的症狀是腰痛和下肢疼痛。其他症狀可能會包括下肢無力丶麻痺、刺痛和感覺異常。有些患者可能還會出現膀胱或腸道功能障礙,嚴重甚至會大小便失禁。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疼痛和其他症狀的嚴重程度通常取決於椎間盤的位置和個人情況,發生的位置不同,症狀也會不一樣:

頸部椎間盤突出

頸椎椎間盤突出的主要症狀是頸部僵硬疼痛,嚴重時疼痛會延伸到肩膀、上背或上臂,因此不少人會混淆誤以為是普通頸痛。

胸部或上背位置椎間盤突出

胸椎椎間盤突出會導致上肢或肩膀疼痛,嚴重時會有上肢無力、肩膀活動受限等症狀,它與頸部椎間盤突出有一點類似,但患者未必會感覺到頸部疼痛,反而是兩邊「後背」會很痛丶僵硬。

胸部或上腰椎椎間盤突出

腰椎椎間盤突出會影響整個腰部、臀部和下肢,引起腰痛、下背痛、坐骨神經痛,並且在運動後疼痛加劇,部分病人會出現下肢無力感,甚至嚴重時會導致大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難。

腰間椎間盤突出=盤骨突出?

盤骨突出

腰間椎間盤突出和盤骨突出都會引起腰痛等問題,兩者的症狀十分相似,也有不少人會把兩者混為一談,那麼我們常說的盤骨突出就是腰間椎間盤突出嗎?

腰間椎間盤突出

腰間是椎間盤突出最常見的位置,它的主要原因是椎間盤周圍纖維環的破裂或裂口,使得椎間盤內的軟骨物質向外壓縮神經,引起相應的疼痛和其他症狀。

盤骨突出

我們經常都會聽到人說「盤骨突出」,事實上,盤骨是一個扁平的三角骨,沒有像椎間盤一樣的軟組織,因此本身並不會突出。所謂的「盤骨突出」通常是指骨質增生或骨刺,導致周圍的組織受壓而引起疼痛。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骨質疏松、骨骼疾病、慢性創傷或不良姿勢等因素引起的。此外,也有人會把「盆骨前傾」(Anterior Pelvis Tilt)誤解成「腰間是椎間盤突出」,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盆骨前傾指盆骨向前歪斜,使脊椎因過度壓力而彎曲成「S」形,並且令小腹向外凸出,形成「小肚腩」之餘,也會令臀部明顯外翹。

腰椎間盤突出與盆骨前傾6大比較要點

以下是腰間椎間盤突出和盆骨前傾的比較:

腰間椎間盤突出盆骨前傾
定義椎間盤突出導致神經壓迫和疼痛盆骨向前傾
症狀腰痛、下背痛、坐骨神經痛、肌肉麻木感、下肢無力感小腹凸出、臀部外翻、肩膀活動受限、背部疼痛、脊柱變形
診斷醫生診斷、X光、核磁共振、CT等醫生診斷、姿勢檢查、X光等
治療方法休息、物理治療、手術等運動治療、姿勢矯正、牽引、核心訓練等
預防方法避免長時間坐姿、注意運動、保持良好姿勢等注意坐姿、定期運動、維持良好姿勢等
治療時間治療時間因個人情況而異治療時間因個人情況而異

雖然腰間椎間盤突出和盆骨前傾存在一些相似之處,但卻是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前者是一種椎間盤損傷的情況,而盆骨前傾是一種姿勢問題。兩者都是常見的健康問題,且可能會對生活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都可以由姿勢不良引起,因此保持姿勢正確十分重要。

椎間盤突出如何治療?

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法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症狀的類型可能會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治療方式:

非手術治療

大多數的椎間盤突出可以通過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和針灸等方法來控制疼痛和減輕症狀。物理治療師可以制定一個特定的運動計劃來加強椎間盤周圍的肌肉和提高椎間盤的彈性。

手術治療

如果症狀嚴重且非手術治療無效,手術可能是治療椎間盤突出的最後選擇。手術的目的是減輕神經根的壓力和恢復椎間盤的正常形態。手術的種類包括植入人工椎間盤、植入金屬支架和切除椎間盤等。

替代治療

除了傳統的治療方法之外,還有一些替代治療可以幫助控制疼痛和減輕症狀。例如,瑜伽、按摩、中醫和草藥療法等。

最好的治療方案應該是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定,包括病情的嚴重程度、年齡、健康狀況和治療目標等。在治療之前,患者應該咨詢醫生的意見,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椎間盤突出會自然好嗎

正如以上所言,椎間盤突出也有機會透過非手術治療而自行痊愈,但通常都需要一段時間,因此醫生的首要治療方案通常都以自行痊愈為主,特別是以下3種情況:

1. 小型椎間盤突出

如果椎間盤突出較小,壓力不太大,且不會對周圍神經造成嚴重損傷,那麼它可能會自然好,但這通常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2. 適當的休息和運動

適當地休息和運動可以減少椎間盤突出的症狀,有助於自然好。特定的伸展運動和鬆弛復健也有助於放鬆脊椎並減輕壓力。不過醫生提醒,當椎間盤突出剛發作、還在發炎、疼痛的時候,不應進行運動或伸展,以免加重病情。

3. 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如果椎間盤突出較小,壓力不太大,且不會對周圍神經造成嚴重損傷,那麼它可能會自然好,但這通常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適當的休息和運動:適當地休息和運動可以減少椎間盤突出的症狀,有助於自然好。特定的伸展運動和鬆弛復健也有助於放鬆脊椎並減輕壓力。不過醫生提醒,當椎間盤突出剛發作、還在發炎、疼痛的時候,不應進行運動或伸展,以免加重病情。
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可以避免過重肥胖導致的壓力,不要久坐和戒煙酒也有助於加速椎間盤突出的自然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椎間盤突出的自然恢復並不保證症狀會完全消失,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進一步治療。

4步簡單椎間盤突出測試 自己一個都做到!

1. 腿部抬高測試

椎間盤突出測試方法1_抬腿

這是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可以用來檢測自己是否有坐骨神經痛,因為坐骨神經痛是椎間盤突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方法如下:首先躺在床/地板上,把雙腿伸直;然後抬高單腿,觀察是否有腿部疼痛或麻木感,一般人抬起的角度可至70度以上,如果抬起角度小於70度時已經感到明顯疼痛,甚至只有20-30度就劇痛難忍,便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2. 足尖走路測試

椎間盤突出測試方法2_踮腳尖

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的其中一個症狀是肌力下降,具體表現為走路時使不出力氣,甚至無法踮起腳尖,這個測試可以檢測是否有腿部麻木感或無力感,方法如下:先嘗試以腳尖向前走,如果進行幾次走路後,腿部有麻木感或無力感便可能患有椎間盤突出。

3. 肩部旋轉測試

椎間盤突出測試方法3_扭頸

這個測試可以檢測頸部椎間盤突出,方法如下:先站直保持身體平衡,然後慢慢轉動頸部,接着向左轉,再向右轉,觀察是否有疼痛或不適感,如果有便需要進一步檢查。

4. 跪姿臀部伸展測試

椎間盤突出測試方法4_跪姿

這個測試可以檢測腰椎椎間盤突出,方法如下:先跪在地上並把雙手放在地面上,然後慢慢向前彎曲身體,伸展臀部,並觀察是否有疼痛或不適感。有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當腰部向前彎曲時,由於椎間盤會受到強大的壓力,會感到十分疼痛;相反地向後彎時疼痛會減少。

以上這些方法都是可以在家中自行進行的簡單自我檢測方法,但如果大家發現有任何疼痛或不適感,最好咨詢醫生的建議以進一步檢查。

免責聲明:本網頁所提供的資料只作參考用途。 對於本網頁所載任何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本公司一概拒絕承認任何隱含的及/或明示的保證,並且不會就此作出任何陳述。

iherb 2024優惠碼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nutriLion.hk  | nutriLion.ec | nutriLion.cook

YouTube: @Nutrilion.healthylife

FB: nutriLi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