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弓手】彈弓手唔痛反而仲大鑊?一文看清彈弓手症狀、成因和治療方法

彈弓手

彈弓手,又稱腱鞘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是一種常見的手部疾病,對日常生活造成不小的困擾。患者在屈曲手指時,手指的肌腱組織可能會卡在腱鞘內,使手指活動受限。有些患者在手指活動時會聽到彈響聲,甚至需要外力幫助才能伸直手指。手指失去外力支撐後會自動彈回彎曲的位置,因此得名彈弓手。

出現彈弓手的原因

彈弓手常見於長期重複使用手指的人群,包括頻繁使用手機、電腦的年輕人以及長時間從事手指勞動的中老年人。使用手機時,手指需要頻繁地屈曲和活動,過度使用手機容易引發彈弓手。長期重複用力、屈伸手指會導致肌腱和周邊組織的摩擦,從而引發炎症。隨著時間的推移,炎症使得肌腱變厚,並在手指和手掌交接處形成紅豆般大小的硬塊或結節。這些結節會影響手指的正常活動範圍。

彈弓手的症狀

彈弓手的症狀包括:

  1. 手指活動時發出咯咯聲和疼痛感。
  2. 手指活動幅度減少,感覺僵硬。
  3. 嚴重時,需要外力才能伸直手指。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手指活動範圍明顯減少或手指無力,特別是在使用手機、電腦後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彈弓手的症狀,應該立即尋求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彈弓手

彈弓手的治療方法

彈弓手的治療及舒緩方法會根據其嚴重程度大致分成4種:

嚴重程度症狀治療方法
第一期手指肌腱輕微發炎導致腫脹及疼痛,手指屈伸不暢順按摩、冷敷、熱敷及外塗藥膏消炎幫助放鬆手指肌腱
第二期手指伸直時感覺會卡住物理治療、針灸、衝擊波或注射輕量類固醇幫助消炎等
第三期手指需要依靠外來力量伸直注射類固醇
第四期手指長期屈曲不能完全伸直,進行手術治療

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患者日常都可以透過一系列伸展運動,增加手指關節的活動幅度,減輕疼痛和僵硬感。此外,日常預防也很重要,包括減少手機使用時間,讓手指肌腱得到充分休息。

舒緩彈弓手的運動

  1. 手指伸展運動

用另一隻手抓住患處,輕輕拉伸患處,使手指能夠盡量伸直。保持這個姿勢約10秒鐘,然後放鬆手指。重複這個動作~10次,每天進行2~3次。

  1. 手指彎曲運動

慢慢輕微屈曲患處,然後保持這個姿勢~10秒鐘,然後慢慢放鬆手指。重複這個動作~10次,每天進行2~3次。

  1. 輕度按摩

用手指在患處輕力打轉按摩,幫助放鬆手指肌腱和減輕疼痛,可加上藥膏達致最效果每次按摩約3 ~ 5分鐘,每天進行2~3次。

  1. 手指旋轉運動

伸直患處,然後慢慢旋轉手指,先順時針旋轉~10次,然後再逆時針旋~10次。每天進行~4組旋轉運動。

  1. 手指擴展運動

慢慢將患處伸直,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手指輕輕分開彈弓指的手指,讓手指能夠盡量展開。保持這個姿勢~10秒鐘,然後放鬆手指。重複這個動作~10次,每天進行2~3次。

長期忽視彈弓手後突然不痛?其實更加嚴重!

醫生表示,初期的彈弓手受發炎期影響,手指會有水腫、紅腫及疼痛的症狀,而當發炎期過去,發炎情況可能漸漸消失,肌腱腫脹的結節就會慢慢增厚,導致手指「卡住」無法屈直,只有按壓患處的時候會感到輕微疼痛。此時就只能靠進行開刀手術才能治療。

彈弓手的常見問題

以下是一些與彈弓手相關的常見問題:

彈弓手是否只發生在年長者身上?

  1. 彈弓手過去常見於50-60歲的人群,但隨著手機和電腦的普及,彈弓手的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

是否長期使用手機容易引發彈弓手?

  1. 不單止頻繁使用手機、電腦,任何需要手指頻繁地重複使用的動作都會容易引發彈弓手,因此應該注意適度給手指充分休息的時間。

彈弓手能夠自行痊癒嗎?

  1. 對於輕度和中度的彈弓手,通過物理治療和伸展運動,大多數患者能夠得到明顯的改善。對於嚴重的彈弓手如第三、四期,但需要依靠藥物及其他治療方法。雖則輕度的彈弓手能夠透過適量休息及按摩協助消退,情況一但出現惡化還是建議尋求專業意見 。

彈弓手是否與其他手部疾病有關?

  1. 彈弓手可能伴隨著肩頸痛、手肘痛和關節炎等問題。某些中老年患者還可能出現關節變形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應該尋求專科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閲讀更多:

手指關節痛|6大關節炎症狀 你中了多少個?中醫師告訴你關節炎要怎麼治療!

【肩周炎多久才能好】3種肩周炎運動 舒緩肩周炎症狀

如何診斷彈弓手?

  1. 醫生通常會根據病史和臨床症狀進行診斷,並可能進行進一步的醫學檢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手部疾病。

彈弓手的治療周期有多長?

  1. 彈弓手的治療周期因個人情況而異,輕度和中度的彈弓手通常需要幾個星期到幾個月的物理治療和伸展運動,而嚴重的彈弓手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和可能的手術治療。

iherb優惠碼

nutrilion 幫你捉緊健康

nutrilion帶大家從生活、運動及飲食方面入手了解正確的養生資訊,提供營養學及常見疾病等各方面的知識,幫你捉緊健康。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nutrilion.hk  | nutrilion.ec

FB: nutrili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