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捱到眼矇又周身痛?中醫解說「五勞七傷」教你注意身體警號!
上班做到眼矇矇、腰酸骨痛又手軟腳軟?有可能是捱到五勞七傷了。註冊中醫師何肇婷表示,成語中的「五勞七傷」意指操勞過度導致身體虛弱多病,但「五勞」及「七傷」其實是出自中醫古籍的詞語,泛指各種致病因素。以下她會解說「五勞」及「七傷」的意思,並教大家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號,從而小注意健康。
萬聖節狂歡後「醉」驚返工冇精神!? 中醫教5款解酒茶減宿醉不適
不少人都會趁萬聖節開派對飲酒狂歡,但今年的萬聖節翌日是星期三,依然要早起上班。不過,若要宿醉未解「頭赤赤」該如何是好?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及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向《營養獅|醫師》表示,酒入脾胃會間接傷肝及傷正氣,建議可喝以下5款「解酒茶」,有助緩解酒後不適症狀。
男性不育|常捱夜睇波傷肝腎可致精子質量下降|中醫教分辨脾腎/肝欠佳
早前先有NBA決賽及歐國盃,近期又有奧運賽事,時差令想觀看賽事的人幾乎每晚捱夜,加上白日工作繁忙,如果持續缺少休息,小心影響健康,甚至「殺精」影響生育!註冊中醫師葉浩賢與我們分享個案,一名33歲男士與太太備孕一年都不成功,連人工受孕亦告失敗,檢查後揭正常型態的精子竟少於1%。精子質量異常與「腎、脾、肝」的功能相關,葉醫師會教大家分辨症狀,以助大家區分2種不育證型。
流感高峰期|食錯中成藥恐加重病情!中醫教分4種藥針對症狀+功效
本港已於1月初踏入冬季流感季節,料流感高峰期將歷時3至4個月不等。除了接種流感疫苗,不少人會在家中長備中成藥,以備不時之需。然而,中成藥並非適合所有體質及病症,必須對症用藥,否則會加重病情。今次有「喜樹中醫」教大家分辨4種常見中成藥所針對的症狀。
天氣轉冷、翻風落雨就關節痛?中醫解究原因+3組保養穴位
坊間有說「關節痛準過天文台」,因為天氣轉冷、翻風落雨,關節就會痛。為甚麼天氣轉變會令關節疼痛?註冊中醫師陳洁麗會為大家解究箇中原因,並教大家分辨3種「痹證」(關節痛)類型,讓大家了解自身關節痛的病因及特性,從而對症下藥。此外,陳醫師還分享3種保養關節的穴位配搭,以及推薦2款養生食療,讓大家從日常生活為關節保健,舒緩關節疼痛不適。
增肌減脂飲食|8組常見早餐營養對比 營養師教你找對更高蛋白質選擇
7仔、OK便利店以及Pret a Manger,都是很多人每日去買早餐的地方。註冊營養師 Melissa Li 提醒大家,在便利店或超市買食物時,切勿只看熱量、蛋白質或單一營養素,而是要留意食物的營養素比例,例如計算「蛋白質熱量比例」 。今次她會為大家推薦8款較高蛋白質及較低脂的食物選擇,並較大家如何選擇「蛋白質熱量比例」較好的食物。
港人4種常見體質|肝鬱、脾胃虛、陰虛火旺、濕氣重!中醫分析成因+調養法
香港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又大,健康總被遺忘,以致身體響起警號時才發現健康受損。在中醫學說中,人的體質一般可分為8種,註冊中醫師陳嬿珺分享指,在她行醫中最常見到香港人所屬的4種體質,分別是「肝氣鬱結」、「脾胃虛弱」、「陰虛火旺(消瘦)」和「濕氣困重(肥胖)」。每種體質都有不同成因,亦伴隨不同健康問題,以下陳醫師會逐一說明,助大家針對自己的體質作出適當的調理。
【養生湯水】海帶排骨黃豆湯 清熱解毒 緩解孕婦水腫| 附食譜及影片教學
炎炎夏日想消暑,卻怕凍飲傷脾胃?必定要試試這一款由註冊中醫梁佩儀醫師推介的海帶黃豆排骨湯!海帶鹹寒利水,黃豆健脾利濕,可以幫助身體消暑降溫,緩解因高溫引起的不適。此湯水亦有助舒緩孕婦水腫,減輕腳腫症狀!
帶飯返工|帶隔夜餸都健康?營養師分享餸菜選料建議及比例
若不想星期一至五上班都是吃外賣,帶飯返工會是其中一個健康又實惠的好選擇,既可自選較低脂低鈉的食材,亦可節省出外買飯的金錢和時間。不過帶飯食材要如何選擇才算健康?哪些食材不宜用作帶飯?今次請來營養師為大家解答。
【關節痛】行樓梯傷膝頭?物理治療師拆解原因+舒緩腫痛方法!
有沒有試過運動時幹勁十足,運動後關節卻疼痛不已?Nutrilion請來註冊物理治療師來為大家剖析箇中原因,以及面對關節痛時,物理治療有甚麼方法舒緩關節痛楚。如果你亦受關節痛困擾,不妨參考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