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湯水】海帶排骨黃豆湯 清熱解毒 緩解孕婦水腫| 附食譜及影片教學
炎炎夏日想消暑,卻怕凍飲傷脾胃?必定要試試這一款由註冊中醫梁佩儀醫師推介的海帶黃豆排骨湯!海帶鹹寒利水,黃豆健脾利濕,可以幫助身體消暑降溫,緩解因高溫引起的不適。此湯水亦有助舒緩孕婦水腫,減輕腳腫症狀!
小暑|暑濕為患易引發中暑、腸胃不適 中醫教飲食養生+3款清熱食譜
「小暑」是夏季第五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正是炎熱潮濕的季節。通常在每年陽曆的7月6日、7月7日或7月8日(2025年是7月7日)。 小暑的來臨表示天氣開始炎熱,但仍未到最熱的時候。 小暑過後,天氣會一天比一天熱,諺語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表示小暑過後,氣溫會逐漸升高。
中醫推薦五指毛桃白背木耳湯 「血管清道夫」活血祛濕| 附食譜及影片教學
成經常感到疲倦又欠精神?今次邀請到註冊中醫師陳志勇為大家介紹靚湯食譜 — 五指毛桃白背木耳湯。五指毛桃可以健脾補肺、行氣利濕、舒筋活絡;紅棗可以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白背木耳可以補益氣血、潤肺益胃、活血潤燥,被譽為「血管清道夫」,特別適合關注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及中風人士保健之用!
夏至養生|中醫教你3大養生秘訣 — 飲食宜忌、穴位+食譜!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0個節氣,有盛夏來臨的意思,亦是全年之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中醫角度而言,這是陽氣最旺盛,陰氣初生的日子。夏至天氣炎熱,多雨而且潮濕,是屬於長夏的季節,暑邪為當季的主氣,中醫師提醒大家要提防中暑,並分享3個夏至養生小貼士。
【養生湯水】黃芪豆腐鯽魚湯 健脾補氣孕婦都啱飲! | 附食譜及影片教學
魚湯彷彿有種獨特的魅力,味道特別香甜濃郁。如果想在這時節健脾補氣,甚麼湯水較好?註冊中醫梁佩儀醫師分享,黃芪有補益脾肺之氣功效,配搭優質蛋白質鯽魚和豆腐,營養豐富。而且這款湯水對孕婦亦非常有益,有助固胎氣及防止孕期濕熱堆積,是十分不錯的懷孕湯水。
濕氣重|奶茶、壽司、乳酪都係濕?中醫:少吃9種致濕飲食|教你檢視濕重特徵
來到春夏季節,天氣變得潮濕多雨,身體變得易倦欠精神,令大家都很關注「濕氣重」的問題。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博士指出,當身體代謝不到水分,水分超過身體能處理的極限,就會形成「濕」。他列出9種日常十分常見的致濕飲食,上榜的還包括港人喜愛的咖啡及奶茶!
【懷孕湯水】中醫推介山藥蓮子瘦肉湯改善食欲不振 | 附食譜及影片教學
懷孕期間出現頻繁孕吐、食慾不振?各位準媽媽的辛酸我們都聽到了!今次特別邀請了註冊中醫梁佩儀醫師,為大家分享「中醫孕期調養三階段原則」,首次介紹適合懷孕初期(1-3月)的養胎氣嘅湯水,有助健脾胃、寧心安神!
足浴|浸腳助改善血液循環及紓緩下肢水腫 中醫推薦5個療方+好處
坊間常指浸腳有益身體健康,究竟浸腳如何達至養生功效?註冊中醫師陳嬿珺分享,浸腳有助刺激腳部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及紓緩下肢水腫問題,是袪水腫的其中一個好方法。以下她會分享5個浸腳療方,並會說明各個療方的好處及浸腳注意事項。大家記得Mark下來呀!
上班捱到眼矇又周身痛?中醫解說「五勞七傷」教你注意身體警號!
上班做到眼矇矇、腰酸骨痛又手軟腳軟?有可能是捱到五勞七傷了。註冊中醫師何肇婷表示,成語中的「五勞七傷」意指操勞過度導致身體虛弱多病,但「五勞」及「七傷」其實是出自中醫古籍的詞語,泛指各種致病因素。以下她會解說「五勞」及「七傷」的意思,並教大家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號,從而小注意健康。
【小兒遺尿】小朋友瀨尿原來係三臟虧虛?中醫師拆解成因+5種改善方法
不少父母都會擔心:「小朋友過咗3歲,夜晚仲成日瀨尿點算好?」NutriLion邀請了註冊中醫杜燕雯醫師為大家扑解箇中原因,分析小兒遺尿現象,以及從中醫角度,如何治療小兒遺尿的5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