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中暑|暑氣有分陽暑陰暑?中醫警告:曬後即涼冷氣反阻散熱
雖然8月已過一半,但天氣仍然炎熱,未來一星期的每天最高溫度都超過30度,且相對濕度高達95%,相當悶熱。有中醫指出,坊間有不同的消暑方法,但要視乎身體出現陽暑抑或陰暑狀態,才去選擇解暑方式,否則可令暑氣悶在體內,難以散熱,影響健康。
【去濕湯水】五指毛桃赤小豆扁豆湯 舒筋活絡利水健脾 | 附食譜及影片教學
感覺疲倦乏力,食慾不振?必定要試這款:五指毛桃赤小豆扁豆湯!五指毛桃的好處多多,可以幫助改善因「脾虛」引起的疲倦或體力不足。而且用五指毛桃煲出來的湯已有淡淡椰子清香,加入無花果更加將甜味昇華,十分推介喜歡清甜湯水的你!
多食生蠔助壯陽、著緊身褲會殺精?中醫細數5個傷精習慣
生兒育女雖然既吃力又毫不簡單,但仍有不少夫婦在結婚後希望生下二人的愛情結晶品,為家庭增添新成員。不過備孕之路亦不容易,需要在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多花功夫作準備。今次邀請到註冊中醫師梁鈞皓向大家分享男士備孕需知 — 5種傷精習慣,以及分析「吃生蠔和海參對增強生育能力有否幫助」。
立秋易口鼻乾燥、咽癢乾咳 宜滋陰潤燥潤肺生津|附3大養生貼士+保健食療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2025年8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立秋」的日子,立秋為陽氣斂降、陰氣漸生之樞紐。燥金主令,肅降之氣始盛,最易耗傷肺津。當以「養收」為則,貫徹「潤燥護肺、斂神安中」之法,順應天地氣機轉樞。
腸胃炎|夏天易肚痛腹瀉?中醫揭4大地雷+舒緩腸胃不適貼士
夏季天氣又熱又焗,還會特別容易有腸胃不適、腹瀉,甚至腸胃炎?註冊中醫師梁佩儀表示,「長夏」時節濕氣最重,容易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導致濕邪困脾,出現腸胃不適症狀。她提醒有4個易致夏天腸胃不適的地雷,並分享多個有助舒緩腸胃不適的中醫貼士,包括食譜及穴位按摩,助大家調整脾胃。
老黃瓜湯|去濕熱必飲「老黃瓜紅蘿蔔粟米豬𦟌湯」 適合濕熱體質人士
香港夏天一向濕熱,每次外出都猶如身處蒸爐之中 — 又熱又濕⋯⋯ 今次分享的夏天湯水「老黃瓜紅蘿蔔粟米豬𦟌湯」,尤其適合濕熱體質人士飲用,有助舒緩皮膚痕癢、大便黏膩、易攰等症狀!
排毒祛濕湯水食譜合集 | 推薦8款清熱解毒+健脾利濕湯水
夏天排毒祛濕湯水|夏天除了需要清熱消暑,還需要排毒祛濕!NutriLion今次為大家整合了多款夏日湯水食譜,有助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當中不少都採用了夏天當造的瓜果類煲製,清爽又清甜,而且材料容易在街市、超級市場、藥材舖等買到,讓大家輕鬆煲到靚湯養生!
合掌瓜馬蹄無花果素湯|清熱解毒、健脾開胃、潤肺利咽|夏天湯水食譜
踏入小暑,本港天氣炎熱,容易令人大量出汗及中暑,亦易有胃口不佳、腸胃不適等問題。所以今次與大家分享一款既可以生津,又有助清暑熱的湯水 — 合掌瓜馬蹄無花果素湯,十分適合夏天飲用!
小暑|暑濕為患易引發中暑、腸胃不適 中醫教飲食養生+3款清熱食譜
「小暑」是夏季第五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正是炎熱潮濕的季節。通常在每年陽曆的7月6日、7月7日或7月8日(2025年是7月7日)。 小暑的來臨表示天氣開始炎熱,但仍未到最熱的時候。 小暑過後,天氣會一天比一天熱,諺語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表示小暑過後,氣溫會逐漸升高。
中醫推薦五指毛桃白背木耳湯 「血管清道夫」活血祛濕| 附食譜及影片教學
成經常感到疲倦又欠精神?今次邀請到註冊中醫師陳志勇為大家介紹靚湯食譜 — 五指毛桃白背木耳湯。五指毛桃可以健脾補肺、行氣利濕、舒筋活絡;紅棗可以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白背木耳可以補益氣血、潤肺益胃、活血潤燥,被譽為「血管清道夫」,特別適合關注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及中風人士保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