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公開中藥藥粉及傳統煲中藥對比,讓你知道箇中分別!

中藥藥粉

現代人生活忙碌,卻又想強身健體,因此市面上推出不少中藥藥粉供都市人服用。不過中藥藥粉究竟是什麼?和傳統中藥療效又有分別嗎?另外煲中藥時有什麼注意事項?立即查看!

中藥藥粉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誤以為中藥藥粉其實就是中藥材直接磨粉而成,其實不是!中藥藥粉正確來說是「濃縮中藥藥粉」,是由中藥材經過煎煮、萃取、濃縮等過程後,經科學方法提煉出藥材精華,再製成顆粒或磨成粉狀,大量生產。相反,直接將藥材磨粉是中藥散劑,通常只經人手打磨,所以會有很多渣滓,不能完全溶於水中,難以服用。

中藥藥粉和傳統煲中藥比較

中藥藥粉更方便

中藥藥粉省卻煎藥過程,因此服藥較方便快捷。中藥藥粉不需再回家煎煮,只要用熱水沖即可。相反傳統煲中藥至少要半小時以上,還要煎煮工具,才能讓藥材發揮最大功效。相較之下,中藥藥粉工具、時間需求較小,對都市人生活更方便。

此外,對於病情較輕患者,選用中藥藥粉更能快速服藥治病,把握治療黃金時間,對病情有好處。還有對長期病患者,若每日都要服用中藥,中藥藥粉較方便他們,也不用額外花費心神清潔藥材和用具。

傳統煲中藥療效更高

尤其是病情複雜患者,傳統煲中藥療效更高。煲中藥時,藥材需要同時一併煎煮,而當中可能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新物質,提高藥效。加上煲中藥有中和作用,藥材之間可中和毒性和副作用,調和諸藥。相反,中藥藥粉多為獨立提煉,沒有藥材間的化學反應或調和作用,因此少了其他藥材附加作用,療效較低或易有副作用。

傳統煲中藥成分更清楚

煲中藥會接觸到藥材本體,因此更清楚成分以及質素。傳統煲中藥能自行挑選不同檔次、等級的中藥,可以確保質量之餘,藥材選擇也更多。相反,中藥藥粉未必可以清楚知道產生過程及用藥,加上未必有罕見藥材的藥粉售出,因此選擇也較少。

煲中藥注意事項

不同病情和藥材,煎藥方法也大不相同。不過以下有些基本煲中藥方法,讓你妥善處理藥材!

煲中藥器具

化學性質穩定、傳熱均勻,以及保溫性強的煲中藥器具為佳。因此建議使用陶瓷器具如砂煲、瓦煲、陶瓷煲等。至於金屬器具,除了不銹鋼外,其他金屬(如鐵煲、鈦煲、銅煲、鋁煲等)則不宜使用。此外煎煮中藥後,記得必須洗淨藥煲,避免剩餘藥渣干擾新煎藥材,改變藥性而影響藥效。

煲中藥步驟

一般煲中藥步驟為下:

  1. 用清水沖洗中藥材,清除表面雜質如污垢、沙石、殘留物等(種籽類藥材可放入魚湯袋沖洗)。
  2. 將中藥材充份泡水30分鐘。
  3. 再次加水,直至浸過藥材約2至3厘米。
  4. 用大火煮沸約10至15分鐘。
  5. 轉用小火慢煎30至45分鐘。煎藥期間可攪拌兩至三次。
  6. 煎好後隔除藥渣,將藥液濾出即可。

注意不同藥材性質不同,因此時間上和用水份量可能有所調整。例如某些藥材需要先煎或後下,木質或貝殻類藥材所需水量較少,含毒性藥物煎煮時間較長等等。詳情可詢問中醫師,以免破壞藥材效用。

特殊處理手段

剛才說到某些藥材需要先煎、後下,其實是一些常見特殊處理藥材手段,來方便煎煮,或避免藥性相沖。

  • 先煎:先煲該藥約15-30分鐘,然後再下其他藥材。
  • 後下:煲藥最後5分鐘才下該藥,攪匀再煲5分鐘。
  • 布包:用茶袋放入該藥才下鍋,避免飲用時吞下藥渣。
  • 烊化:該藥直接放入杯中。煲好其它藥材後,可直接倒進杯中攪匀。

中藥可以翻煲嗎?

每種中藥釋出藥效時間不同,某些藥材煎煮過久可導致煎乾或煎焦,可能已經沒有藥效,甚至變質,因此一般不建議翻煲中藥。不過,你可盛起已煲好的中藥,放入雪櫃冷藏,並在之後用蒸、煮等方式翻熱,但最好避免用微波爐叮熱已煲好的中藥,以免影響藥效。

沖泡中藥藥粉注意事項

不少人都對應該先下水,還是先下藥粉感到疑惑。不過其實並沒有所謂,只要能完全融化中藥藥粉即可。你可以先將中藥藥粉浸於水中,約3至5分鐘後再攪拌,讓藥粉更易溶解。此外,如果中藥藥粉未能充分溶解,你也可以額外加水,然後連渣帶水全部飲清,以免丟失藥效。

服中藥或中藥藥粉最佳時間?

如果沒有特別指引,一般服中藥或中藥藥粉是半飽服,即不太飽卻也不太餓的時候,可以在約上午10時、下午4時服用。但有時候,在特定時間服用某些藥材才更有效,例如補氣藥材需於日間飲用以免影響睡眠,或安神藥材可在臨睡前兩小時服用。因此,最好諮詢清楚你的中醫,正確服用中藥。

總結:看到這裡,你知道中藥藥粉和傳統中藥有何分別了嗎?其實不論使用藥粉或煲中藥喝,並很難定論哪種有效或沒效。只要選對適合自己需要的藥材,以及使用正確煲中藥或服用中藥藥粉方法,自然就能藥到病除,保持身體健康!

免責聲明:本網頁所提供的資料只作參考用途。 對於本網頁所載任何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本公司一概拒絕承認任何隱含的及/或明示的保證,並且不會就此作出任何陳述。

讓 Nutrilion 成為你的營養師,帶大家從生活、運動、常見疾病及營養方面入手了解正確養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