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浸腳助改善血液循環及紓緩下肢水腫 中醫推薦5個療方+好處
坊間常指浸腳有益身體健康,究竟浸腳如何達至養生功效?註冊中醫師陳嬿珺分享,浸腳有助刺激腳部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及紓緩下肢水腫問題,是袪水腫的其中一個好方法。以下她會分享5個浸腳療方,並會說明各個療方的好處及浸腳注意事項。大家記得Mark下來呀!
上班捱到眼矇又周身痛?中醫解說「五勞七傷」教你注意身體警號!
上班做到眼矇矇、腰酸骨痛又手軟腳軟?有可能是捱到五勞七傷了。註冊中醫師何肇婷表示,成語中的「五勞七傷」意指操勞過度導致身體虛弱多病,但「五勞」及「七傷」其實是出自中醫古籍的詞語,泛指各種致病因素。以下她會解說「五勞」及「七傷」的意思,並教大家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號,從而小注意健康。
【小兒遺尿】小朋友瀨尿原來係三臟虧虛?中醫師拆解成因+5種改善方法
不少父母都會擔心:「小朋友過咗3歲,夜晚仲成日瀨尿點算好?」NutriLion邀請了註冊中醫杜燕雯醫師為大家扑解箇中原因,分析小兒遺尿現象,以及從中醫角度,如何治療小兒遺尿的5種方法。
消滯湯水食譜|穀麥芽粟米湯解滯健脾又和胃 一家大細都合飲
年糕、蘿蔔糕、黃金糕、盆菜⋯⋯今個農曆新年,相信大家都大飽口福,不過大魚大肉後「飽到上心口」,至今日仍感飽滯,胃口不佳?不妨一試這款由註冊中醫師陳志勇推薦的食譜 — 穀麥芽粟米湯,具消滯及健脾和胃之效,適合初期食滯或食滯後未痊癒狀態的人士飲用。此湯步驟簡單,材料亦可於街市及雜貨舖買到,十分方便!
認知障礙|中醫講座分享 3個穴位+4款食療健脾益腦
東九龍居民委員會今年起推行「共建認知友善@三彩」計劃,透過舉辦不同活動及「社、醫、商」跨界別協作,促進社區加強認識和及早識別認知障礙症。早前邀請了註冊中醫師陳志勇出席講座,與區內居民分享如何以中醫藥食療幫助延緩認知障礙症。
流感高峰期|食錯中成藥恐加重病情!中醫教分4種藥針對症狀+功效
本港已於1月初踏入冬季流感季節,料流感高峰期將歷時3至4個月不等。除了接種流感疫苗,不少人會在家中長備中成藥,以備不時之需。然而,中成藥並非適合所有體質及病症,必須對症用藥,否則會加重病情。今次有「喜樹中醫」教大家分辨4種常見中成藥所針對的症狀。
止咳湯水|川貝海底椰無花果湯 強肺止咳 潤燥潤腸
最近天氣忽冷忽暖,加上正值冬季流感高峰期,一不小心就容易生病,外出乘車時更是經常聽到咳聲。今次分享的湯水「川貝海底椰無花果湯」有助強肺止咳,除燥潤腸,飲落相當清潤,而且無花果及圓肉的甜味會減去川貝的苦澀味,大人和小朋友都適合飲用。不過注意,這款湯水較適合燥咳人士飲用,如屬寒咳或不清楚自己的咳嗽證型,建議可先諮詢中醫師意見。
【流動中醫車】7大機構醫療車服務地點、時間及收費一覽 | 持續更新
香港有不同機構均有提供流動中醫醫療車服務,幫助市民到居所附近接受中醫治療。服務範圍覆蓋中醫內科、針灸、骨傷等,而且大部分均免診金及接受醫療券,對長者而言更是便利!
止咳湯水食譜|推薦6款湯水護肺止咳 潤燥清熱 告別咳嗽痰多
最近氣溫又升又跌,令氣管容易敏感咳嗽,又易因打邊爐、燒烤等而燥熱不適,出現喉嚨乾咳等情況。此時可飲用護肺止咳湯水,幫助滋陰潤燥,清肺化痰,紓緩燥熱咳嗽!NutriLion 整合了6款止咳湯水食譜,幫助大家護肺止咳,潤燥清熱,告別咳嗽痰多等不適!
【冬日暖身飲品】紅棗桂圓薑奶有助暖宮 養血安神及改善經痛
冬天手腳冰冷、經後特別體虛易見暈?這款「紅棗桂圓薑奶」一定很適合你飲用!選用了紅棗、桂圓、杞子、紅糖及薑片去煮牛奶,有助養血安神、補益心脾、滋補肝腎,尤其適合女性經後補益氣血飲用,亦有助暖宮、改善經後氣血較弱、手腳冰冷及經痛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