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0個節氣,有盛夏來臨的意思,亦是全年之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中醫角度而言,這是陽氣最旺盛,陰氣初生的日子。夏至天氣炎熱,多雨而且潮濕,是屬於長夏的季節,暑邪為當季的主氣,大家要提防中暑。以下為3個夏至養生小錦囊:
1. 適量吃解暑健脾食物,小心過攝寒涼食物傷脾胃
夏日炎炎,不少人會飲用綠豆糖水、吃西瓜解暑。原則上適量進食是不會有問題的,但進食過多冷食就會損傷脾胃,或會出現腹痛、腹涼、泄瀉等症狀,建議小心控制食用份量。
此外,夏至時節的暑邪易挾濕邪共同侵犯人體,當暑濕邪困於脾胃時,容易出現胃口欠佳、消化不良、腹脹、大便黏爛等症紋。所以,夏至飲食應「清補結合」,消暑同時可適當服用健脾祛濕的中藥,例如茯苓、白朮、薏苡仁等。
2. 定時補充水分,防止出汗過多耗傷津氣
夏至天氣炎熱,短暫逗留戶外已叫人汗流浹背。雖然出汗是調節人體氣溫的正常表現,但如果出汗太多會耗傷體內津液,使津液不能載氣,氣亦會隨汗失而耗傷,所以夏天除了易口渴外,亦可能同時伴見疲倦乏力的症狀,嚴重者更可能出現氣脫情況,例如中暑。所以,日常除了可以多喝水補充水分外,亦可喝荷葉茶解暑生津。
3. 按「湧泉穴」共養陰陽
正所謂「夏至一陰生」,夏至是陽氣最旺盛,陰氣初生的時節,是一個陰陽交替的日子,我們要把握時機,開始共養陰陽。夏至時,建議大家按摩湧泉穴,此穴位是心經與腎經的交接點,刺激此穴可以促進心腎相交,平衡陰陽,同時也有強筋壯骨、增精益髓的作用。

中醫推薦3個夏至食譜
1. 綠豆陳皮糖水
功效:清暑止渴,健脾化濕
材料:綠豆80克、陳皮5克、清水適量、冰糖適量
做法:
(1) 綠豆浸泡半小時,陳皮切絲。
(2) 水滾後放入綠豆和陳皮,加蓋中火煮30分鐘。
(3) 最後加入冰糖,加蓋小火加熱15分鐘即可。
2. 冬瓜薏仁蓮子湯
功效:消暑利濕,養心健脾
材料:冬瓜500克、排骨200克、生薏仁20克、熟薏仁20克、蓮子5粒(去芯)、蜜棗2粒、清水適量、食鹽適量
做法:
(1) 洗淨生、熟薏仁後浸泡1小時備用。
(2) 排骨汆水沖淨備用。
(3) 洗淨冬瓜連皮切件,蓮子去芯備用。
(4) 水滾後放入全部材料,再轉慢火煮1個半小時即可,最後適量加鹽調味。
注意:生薏仁性質偏寒涼,與熟薏仁同用能平和其寒性。
3. 荷葉茶
功效:清暑利濕,止渴生津
材料:荷葉3克
做法:用熱水沖泡,燜10分鐘後代茶飲用。
注意:孕婦、行經女性及脾胃虛寒人士均不宜飲用,飲用前建議諮詢中醫師意見。

撰文:博愛醫院註冊中醫師鄧翠蔚
編輯:NutriLion EC編輯部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nutriLion.hk | nutriLion.ec | nutriLion.cook
YouTube: @Nutrilion.healthylife
FB: nutriLi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