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通常在10月8日或9日,標誌秋季進一步加深,天氣由涼轉寒,露水開始凝結。中醫養生在寒露時節強調「養陰防燥、溫潤為主」,以下是具體方法:
寒露養生方法1:飲食調養 — 滋陰潤燥

寒露時節氣候乾燥,易傷肺陰,需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例如:
- 可進食雪梨、百合、銀耳、蓮藕、蜂蜜、山藥等養陰潤肺的食物以緩解秋燥;
- 秋燥要多喝溫水、菊花茶、枸杞茶以補充水分,保持體內水分平衡。
寒露養生方法2:起居調養 — 早睡早起,防寒保暖

- 作息方面,遵循「秋冬養陰」,建議:早睡早起,晚上10時前入睡,早上6至7時起床,順應自然界陰陽變化。
- 保暖方面,寒露後氣溫下降,注意保護頸部、腰部、腳部,避免受寒。睡前沐足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 環境方面,保持室內適度濕潤,可使用加濕器或放置一盆水,緩解乾燥。
寒露養生方法3:運動養生 — 適度運動,調養肺氣

- 運動建議:可選擇溫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瑜伽或散步,促進氣血流通,增強肺功能。
- 運動注意事項:注意避免大汗淋漓的劇烈運動,以免耗損津液,加重秋燥;運動時選在早晨或傍晚,空氣較清新,避免暴曬。
- 呼吸練習:可練習腹式呼吸,或中醫的「六字訣」(嘶、呵、呼、吹、嘻、噓),調養肺氣。
寒露養生方法4:情志調養 — 紓緩情緒,養心安神

秋季易引發「悲秋」情緒,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抑鬱或焦慮;多接觸大自然,遊山玩水,紓緩壓力,又可進行冥想或靜坐調節情緒;多與親友交流聚會,分享生活點滴,減少孤寂感。
寒露調理 — 穴位按摩與藥膳
穴位按摩:
- (1)迎香穴:位於鼻翼兩側,每日按揉1至2分鐘,可緩解鼻乾鼻塞。
- (2)足三里穴:位於膝蓋下3寸,脛骨外側,按壓可健運脾胃,增強正氣,預防外感。
藥膳推薦:
(1)枸杞山藥粥:補腎養肺,適合體虛者。

材料:
山藥 | 1條 |
枸杞 | 10克 |
米 | 半杯 |
(2)杏仁川貝燉雪梨:止咳化痰,適合秋季咳嗽。

材料:
雪梨 | 1個 |
川貝 | 3克 |
南北杏 | 各5克 |
冰糖 | 適量 |
寒露 – 中醫防病重點
- (1)預防秋季疾病呼吸道疾病,寒露易感冒或咳嗽,注意防寒,適時增減衣物。
- (2)皮膚易乾燥皸裂,多用滋潤型護膚品,飲食中增加芝麻油、橄欖油等,保持皮膚水分。
- (3)秋季脾胃陰液容易不足,飲食規律,避免暴飲暴食,易傷脾胃功能,繼而生病。
總括而言,寒露養生核心是「滋陰潤燥、溫補保暖、調養肺氣」。通過飲食、起居、運動、情志和中醫調理的綜合方法,順應節氣變化,增強體質,預防疾病。若有個人體質特殊如氣虛、陰虛等,建議先諮詢中醫師意見,再制定個性化養生方案。
撰文:博愛醫院註冊中醫師李清鳳
編輯:NutriLion EC編輯部
延伸閱讀:獨家中醫優惠|喜樹中醫美顏針、活髮、針灸拔罐減肥及痛症療程低至88折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nutriLion.hk | nutriLion.ec | nutriLion.cook
YouTube: @Nutrilion.healthylife
FB: nutriLi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