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造成背上紅印?為你清除體內淤血!

中醫拔罐

在街上看見人們背部出現一個又一個紅圈印,就知道那個人去做中醫拔罐了!拔罐又稱「拔火罐」,是把瓶子燒熱後利用氣壓吸起體內淤血,舒筋通絡。那到底中醫拔罐的方法和功效是什麼?立即查看!

中醫拔罐是甚麼?

拔罐又稱「拔火罐」,是獨一無二的中醫療法。透過點燃酒精綿,借助負壓和熱力將玻璃罐中空氣排走,以吸附於人體表面上。中醫拔罐的吸力和刺激,會導致皮膚留下紅紫色的圓形「罐印」,即是人體內的瘀血。罐印的深淺程度,都被認為能反映身體內的不同的病理狀況,如風濕、肩頸緊痛、泄瀉、濕疹等問題。而中醫拔罐配合針灸或推拿手法,就能達至行氣活血,舒筋通絡、祛瘀除濕的功效,而深受歡迎。

不同類型的拔罐療法

中醫拔罐療法根據不同體質、病症、耐疼程度等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拔罐方式:

閃罐法

罐子拔上皮膚後立即拿起罐,反覆吸拔至皮膚潮紅為止。

留罐法

拔罐後,把罐子留置人體上一定時間,一般留 5 至 15 分鐘。

抽氣法

將真空槍口套住罐頂活塞抽氣,至拔罐部位皮膚隆起。治療結束時會提起罐頂活塞放氣。

走罐法

一般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使用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先在拔罐部位塗上油性液體,將罐吸上後人體後,以手握住罐底慢慢向前推動,在皮膚表面上下或左右來回推拉移動數次,至皮膚潮紅為止。

刺絡拔罐法

用三棱針、粗毫針,按病變部位要求,使用刺血法刺破小血管,然後拔罐。這樣做就能可以加強刺血法的效果。

有人可能會因為嚇人的罐印,怕痛而不敢嘗試。儘管每個人的痛感不一樣,但其實即使是需要較大力的走罐法,大多數人也能接受這種痛楚,甚至感覺肌肉得到鬆解而覺得輕鬆。所以不用害怕,你也可以試試!

中醫拔罐功效

在中醫角度,認為拔罐有通經活絡、活血止痛、行氣消腫、袪風濕等治療效果。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經科學認證的功效:

釋放「壓力蛋白質」,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

在中醫拔罐後,皮膚呈現的泛紅和腫脹正是所謂的瘀血,往局部聚集的反應。在瘀血代謝過程中,有一種「壓力蛋白質」(血基質氧化酶-1(HO-1))會透過誘發抗氧化反應,而調節發炎反應,可達到保護組織的效果。這種壓力蛋白質負責將血基質(Heme)分解為膽綠素、一氧化碳、鐵。膽綠素能抗發炎,而一氧化碳可以放鬆擴張血管,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具有抗發炎及止痛的效果。

調節血管功能,改善肌肉緊繃疼痛

此外,當拔罐吸附於皮膚表面,就會拉扯神經、肌肉、血管以及皮下腺體,可引起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反應,調節血管舒張及收縮功能,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還有,研究顯示拔罐後能放鬆局部肌肉和筋膜,因此能改善因慢性肌肉緊繃,而造成的疼痛與關節活動障礙。

不同罐印顏色反映的身體狀況

中醫拔罐罐印

有時候我們會看見某些罐印是鮮紅色的,而有些就是紫黑色的,是代表那人病得比較重嗎?其實不然。長時間地吸起皮膚,就已經會有紅印出現;而根據不同的體質、疾病等因素,罐印會呈現其他顏色,代表著身體某些部位出現了問題,或者單純呈現原來體質,又或者只是罐印已自行變淡而改色,因此不用太擔心。以下是一些中醫拔罐常見的顏色,以及它們代表什麼:

顏色/ 症狀代表狀態
淡粉色氣血循環良好。
鮮紅是短期內累積的酸性。代表有熱症。
紫紅/黯色是代表囤積和深層缺氧較久的酸性體質。氣血循環欠佳而出現血瘀。
灰白色氣血不足,體質較虛。
一邊有顏色一邊沒有顏色氣走單道,氣血失衡。

中醫拔罐的副作用 

對於罐印,它其實在幾天內就會自然消退,所以不用擔心。但至於其他副作用,儘管並不常見,但部份人士可能會在拔罐後感到不適。除了頭暈、噁心、嘔吐、疼痛外,以下還有其中一些中醫拔罐副作用:

燒傷拔罐程序出錯。留罐時間過長(超過 15分鐘)。罐內留有多餘酒精。
皮膚感染拔罐程序不妥。拔罐工具或患者皮膚表面沒有適當消毒。
心率增加影響心血管壓力。心率增加、心房顫動、血壓升高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
暈罐拔罐期間不自覺頭暈、噁心嘔吐、心跳加速、心悸。嚴重時甚至不省人事、暈倒、昏迷。會過度緊張、疲倦、暴飲暴食、饑餓空腹、酗酒人士要注意。
起疹塊局部因為吹風受寒而導致寒凝血瘀。皮膚容易起疹塊、過敏。
起水泡局部濕氣過重。
黑紫色浮起(皮膚表層浮起一粒粒像黑豆狀的砂)是身體淤濕的毒素。大多因脾臟濕,或長期吃西藥的人較常見。

不適宜拔罐的人士

由於每個人體質、病症不同,所以最好在進行拔罐前向中醫師看看你的身體情況能否接受拔罐治,並且向其咨詢拔罐部位、次數、療程長短等資訊。以下是一些未必適合中醫拔罐的人士,想拔罐記得一定要諮詢中醫師!

  • 孕婦
  • 嬰幼兒 
  • 皮膚感覺遲鈍者
  • 體質虛弱或過瘦的人
  • 經期量多會頭暈或貧血的女士
  • 身體有感染、發炎狀態者
  • 患有出血性疾病的病人
  • 有傳染性皮膚病的病人
  • 有嚴重心臟問題的病人
  • 太餓、太飽、太疲累的人
  • 患有糖尿病、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薄血丸)者

進行中醫拔罐注意事項

中醫拔罐部位,次數

進行中醫拔罐之前,如果你突然不適,例如患上感冒或發燒等,建議可以隔日進行拔罐,直至病痛完全消除。但如果你有長期病患,例如肩背痛、風濕痛等,則建議相隔 5 至 10 日進行中醫拔罐,每次約 5 至 10 分鐘,循序漸進接受治療。此外,能夠拔罐的身體部位也有講究。一般拔罐大多不會拔胸前或肚子,反而主要拔腰部、背部、肩膀、小腿、大腿等部位。還有,注意不要在同一位置不停重複拔罐,很容易損壞皮膚之餘,尤其是體質虛弱的人必須花費更多精力修復身體,反而會越拔越虛弱!

中醫拔罐時間不要過長

在中醫拔罐期間,注意並不是拔得越久越好!如果拔罐時間過長,除了引起紅腫,引起皮膚感染,也有可能起水泡!一般直徑在 1 毫米內散發的水泡(每個罐內少於 3 個水泡)可不用處理,讓身體自行吸收康復。但是,若直徑超過 1 毫米,或每個罐內多於 3 個水泡,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士,就應到醫院處理了。此外,正確的拔火罐時間應該是在10分鐘左右。如果是老人、小孩,或身體較弱的人,時間就要因應情況減少。整體拔罐次數一個禮拜一次就好,甚至最好是罐印消退後再進行,這樣就能給皮膚修復時間了。

中醫拔罐後不要馬上洗澡

在拔罐後,千萬不要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這是因為中醫拔罐後,皮膚正處於非常脆弱的狀態。如果這時洗澡,很容易會造成皮膚破裂或發炎。加上拔罐後皮膚毛孔正在張開,洗冷水澡的話會容易著涼。所以,最好的洗澡時間應是在拔罐後的1~2小時,並且用溫度適當的水洗,降低皮膚破裂或感冒的風險。

現在明白為何中醫拔罐會造成一個又一個紅印了嗎?中醫拔罐能幫你紓解肌肉疼痛,拔出瘀血,功效非凡。但要注意你的體質本身是否適合中醫拔罐,記得要問問專業中醫後在進行拔罐,讓你事半功倍!

免責聲明:本網頁所提供的資料只作參考用途。 對於本網頁所載任何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本公司一概拒絕承認任何隱含的及/或明示的保證,並且不會就此作出任何陳述。

iherb 2024優惠碼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nutriLion.hk  | nutriLion.ec | nutriLion.cook

YouTube: @Nutrilion.healthylife

FB: nutriLi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