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立冬定於11月7日,代表冬季第一個節氣,意味冬天開始,天氣變得寒冷。《荀子》記載:「春種、夏耕、秋收、冬藏」,說明四季各有特性並指導養生方法。「冬藏」是指冬天為萬物收藏、陽氣閉藏的季節,宜減少活動以進入休養的狀態。根據中醫「五行學說」,冬季與腎臟相對,是補腎的時機。同時,「寒」為冬季主要氣候特徵,屬陰邪,易傷人體陽氣。所以,立冬養生應以「藏陽氣,補腎精,防寒邪」為原則,以下為養生方法:
立冬飲食宜忌
冬季主腎,可以適量進食補腎的食物,例如:黑豆、黑芝麻、木耳、栗子等。同時,應避免進食生冷食物,例如魚生、雪糕、西瓜,以免損傷陽氣。
立冬起天氣變得寒冷,陰氣漸盛,陽氣漸衰,寒邪容易入侵人體。不少人會選擇進食温熱的食物以防寒,例如羊腩煲、麻油雞等,以補充因寒邪而消耗的陽氣,原則上並無問題,但應避免過度進補,以免耗傷陰津而出現口乾、口瘡、便秘等虛火上炎的症狀。
立冬養生:起居作息注意事項
1. 早睡晚起

《黃帝內經》提及:「冬三月,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天睡眠應跟隨早睡晚起的總則。早睡能夠幫助潛藏人體的陽氣,而晚起能夠躲避清晨的寒氣,有助保護陽氣。
2. 注意保暖

立冬寒氣漸盛,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注意頭部、腹部及足部的保暖。若不慎寒邪侵襲人體,可能導致胃痛、腹瀉、月經不調、頭痛頭暈等症狀。建議穿著保暖的衣物、鞋襪、帽子等。
3. 運動保健

入冬後,宜進行緩和的運動,不適宜再做劇烈運動,因為大汗淋漓會使陽氣隨汗液外泄。建議可選擇做一些較緩和的運動,例如瑜伽、慢走、耍太極等,以身體微微發熱或微微汗出為度。此外,運動後要注意保暖,慎防運動後毛汗張開,寒邪乘虛而入。
4. 宜曬背

冬至後,日間宜曬背15至20分鐘,這能夠補養陽氣,扶養正氣抗禦寒邪。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循行於背部,督脈是「陽脈之海」,總管一身的陽氣,曬背能刺激人體的陽氣,温通經脈。
2款立冬養生湯水
(1)黑豆核桃排骨湯

功效:補腎益精,補血養髮
材料:排骨300克、黑豆50克、核桃30克、蓮子10克、紅棗5顆去核
做法:
- 黑豆提前浸泡2小時以上。
- 排骨汆水備用。
- 將全部材料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1.5小時,最後加鹽調味。
(2)蟲草花栗子雞湯

功效:補腎強筋,健脾養胃
材料:雞1隻、栗子半斤、蟲草花 40克、紅棗5顆去核
做法:
- 蟲草花洗淨,用水浸泡30分鐘備用。
- 大鍋煮滾水後放入栗子煮2分鐘,再焗5分鐘,趁熱去皮備用。
- 雞件汆水備用。
- 將全部材料入鍋,加水煮沸後轉小火燉2小時,最後加鹽調味。
注意事項:飲用前建議先諮詢中醫師意見,有感冒或發熱症狀者不宜飲用。
撰文:博愛醫院鄧翠蔚中醫師
編輯:NutriLion EC編輯部
延伸閱讀:【止咳】鹽燉橙止痰?燉雪梨止咳?拆解2大止咳偏方! | 附食譜及影片教學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nutriLion.hk | nutriLion.ec | nutriLion.cook
YouTube: @Nutrilion.healthylife
FB: nutriLion.hk





初步試驗數據分析結果達標)-218x150.jpg)

























